產品介紹
表面工藝:打磨
|
包裝:紙盒包裝
|
尺寸:26*16cm
|
適用場景:通用
|
加印LOGO:不可以
|
材質:黃楊木
|
加工定制:是
|
產地:浙江
|
產品編號:010
|
雕刻:手工雕刻
|
工藝:手雕
|
類別:人物
|
制作方法:半手工半機械
|
品牌:木雕
|
紋飾圖案:人物神像
|
擺掛形式:擺飾
|
制作工藝:雕刻
|
小的時候,在農村,在老家的農田里,我也曾經幫父母趕著水牛在耕田,累了就坐在牛背上,拉著繩子,隨牛小憩一會兒,一轉眼我們都當了父母,乃至爺爺,呵呵呵,光陰似箭啊! 唉 !真想念我以前在農村的生活啊。。。。。。
牧童
釋義
詞目:牧童拼音:mù tóng
牧童
基本解釋
[cowboy;cowherd;shepherd boy] 放牧牛羊的小孩
詳細解釋
放牧牛、羊的兒童。《呂氏春秋·疑似》:“入於澤,而問牧童;入於水,而問漁師。” 唐杜牧《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 袁枚 《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王西彥《魚鬼》:“不過,我們牧童卻有自己的娛樂。”
古詩
牧童(呂巖)
<唐 >呂巖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③臥月明。
注釋
①橫野:寬闊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似乎在和晚風嬉戲。 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后。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賞析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我們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現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弄”字,更寫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
在這里,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指確定的數字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的鄉村傍晚的寂靜。